PRODUCT DISPLAY
產品·展示

走進元鯨環保
ABOUTS US
常州市元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元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專注從事家用、商用凈水及工業水處理系統核心過濾元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服務;主要應用領域為污水處理、工業純水制備、特種分離及海水淡化等。公司產品覆蓋長三角及華東華南,并遠銷印度、馬來西亞、土耳其及中東等地,具有相當的市場知名度及美譽度。公司秉承節能環保,綠水青山的社會理念,順應國家產業興國的指向,力圖將精良的產品提供給各行各業。 MORE+ENGINEERING
工程·案例
EQUIPMENT
設備·展示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27
2023-04RO膜反滲透系統會有哪些故障?
1.在工作壓力,電導率正常時,RO膜產水量下降;(2)RO膜低壓運轉即在設計的基準壓力以下運行(可能有節流閥);(3)發現膜組件壓密即當RO膜在大大超過基準壓力的條件下運轉就會發生膜組件的壓密,必須更換膜組件;(4)運轉溫度的降低;(5)在較高的回收率條件下運轉,這會增加平均進水\濃水的TDS,從而增加滲透壓.當在75%以上回收率條件下運轉時,濃水的水量就減少,這樣膜組件內水的濃縮倍率上升,結果造成給水水質嚴重下降,由于這種給水的滲透壓上升,導致透水量的減少,嚴重時,將膜面析出鹽垢,必須按設計回收率產水;(6)RO膜發生污染。金屬氧化物或污濁物附在膜面上而造成RO膜的堵塞(最主要的)。(7)在運轉中反滲透的壓差上升,改進預處理的運行管理,改善反滲透的水質,用藥品清洗反滲透組件;(8)油分的混入,注意油絕 對不能進入給水,油會污染反滲透膜;(9)保證過濾器內濾芯是否定期更換,長時間不更換,會導致濾芯堵塞,從而影響反滲透的進水量;(10)進水電導率的增加,這會增加產水通過膜時所必須克服的滲透壓;3、電導率上升解決辦法(1)首先要確認各閥門開啟是否正確,純水與濃水的比例是否正確;(2)進水電導率是不是升高即進水電導率是不是比以前升高(如虎門咸潮時,電導率上升到1000μs\cm);(3)RO膜是否受到污染如無機物結垢CaSO4,MgSO4,BaSO4,有機物污染,金屬氧化物的污染等;(4)RO膜是否與強氧化劑(如Cl2)等接觸,被強氧化劑降解.任何氧化物質的接觸都會損壞膜元件;(5)O型圈損壞或泄漏,O型圈泄漏會導致反滲透出水電導率上升很快;(6)RO膜接觸強氧化性的物質如Cl2,O3等,被強氧化性的物質氧化降解。4、產水量下降的原因及解決辦法(1)RO反滲透膜是否受到污染或被堵;(2)進水電導率上升;(3)發現膜組件壓密即當反滲透膜在大大超過基準壓力的條件下運轉就會發生膜組件的壓密,必須更換膜組件。(4)工作壓力是否達到RO膜額定工作壓力。根據RO膜的型號確定額定工作壓力,適當提高進水壓力,可以增加產水量。(5)原水中含有一定濃度的懸浮物和溶解性物質。懸浮物主要是無機鹽、膠體和微生物、藻類等生物性顆粒。溶解性物質主要是易溶鹽和難溶鹽、金屬氧化物、酸堿等。在反滲透過程中,進水的體積在減少,懸浮顆粒和溶解性物質的濃度在增加。懸浮顆粒會沉積在膜上,堵塞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壓力降)。難溶鹽在超過其飽和極限時,會從濃水中沉淀出來,在RO膜面上形成結垢,降低RO膜的通量,增加運行壓力和壓力降,并導致產品水質下降。(6)水溫的影響。RO膜額定產水量是基于25℃設計的,溫度每降低1℃,產水量下降2-3%。以上種種因素都使RO膜的產水量逐步下降,透鹽率逐步上升,純水質量下降。一般情況下,RO膜的使用壽命是2~3年。RO膜損壞后應及時更換,否則不但影響產水量,而且水質變差。27
2023-04工業純水設備中為什么建議反滲透膜系統部分膜元件更換
工業純水機膜的使用壽命取決于膜的化學穩定性、膜元件的物理強度、清洗恢復性、進水水源、預處理、清洗頻率、操作管理水平等,一般為3-5年。當反滲透膜系統出現性能下降,依靠常規的化學清洗已經不能恢復時,就需要確定造成性能下降的原因。系統性能降低可能是膜元件的均勻變化,也有可能局限于前端或末端的少數幾個膜元件,它可能是整個系統每個壓力容器的故障,也可能限于幾個壓力容器。 通常,污堵(包括微生物、有機物或者顆粒物質)和氧化發生在前端的膜元件;而結垢和背壓發生在后端的膜元件。當發生相應的故障情況,這部分膜元件的性能相比同系統其它膜元件要更差,化學清洗之后的性能恢復更為困難;膜系統的性能將會隨著這部分膜元件的更換而有較大的改善。 我們在RO膜使用業績的跟蹤調查中發現有些項目發生污堵/結垢氧化故障時,其初期的性能還能滿足用水要求,因此用戶沒有進行針對性更換。但隨著運行周期延長,膜系統性能(產水量和系統脫鹽率)越來越差,其下降的速率遠大于膜的自然衰減。所以,當發生氧化/污染/結垢故障的情況下,應及早對性能較差的部分膜元件進行更換,可以有效避免系統性能大幅下降的風險。 對一些大型反滲透項目引入更為先進的年更換率的概念,即定期對膜系統進行分析診斷,找到需要更換的膜元件位置,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對容易發生性能變化的前端膜元件實施更換。這樣的話在保持水質長期穩定的同時延長使用壽命,還可以降低運營成本。27
2023-04反滲透膜發展史簡析
膜廣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別是生物體內。人類對于膜現象的研究源于1748年,但是人類對它的認識和研究則較晚。1748年,Abbe Nollet觀察到水可以通過覆蓋在裝有酒精溶液瓶口的豬膀肌進入瓶中時,發現了滲透現象。然而認識到膜的功能并用于為人類服務,卻經歷了200多年的漫長過程。人們對膜進行科學研究則是近幾十年來的事。其發展的歷史大致為;30年代微孔過濾;40年代透析;50年代電滲析;60年代反滲透膜元件;70年代超濾和液膜;80年代氣體分離;90年代滲透汽化[2]。 在國外,其發展概況為:1953年美國的Reid 提出從海水和苦鹽水中獲得廉價的淡水的反滲透研究方案,1960年美國的Sourirajan 和Leob 教授研制出新的不對稱膜,從此RO作為經濟的淡化技術進入了實用和裝置的研究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用反滲透膜元件處理電鍍污水,首先用于鍍鎳污水的回收處理,此后又應用于處理鍍鉻、鍍銅、鍍鋅等漂洗水以及混合電鍍污水。1965年英國首先發表了用半透膜處理電泳涂料污水的專 利。此后美國P.P.G公司提出用UF和RO的組合技術處理電泳涂料污水,并且實現了工業化。1972-1975年J J .Porter 等人用動態膜進行染色污水處理和再利用實驗。1983年L.Tinghuis等人發表了用RO法處理染料溶液的研究結果。1969年美國的J . C. V Smith 首先報道了處理城市污水的方法。30年來,反滲透膜元件技術先后在含油、脫脂廢水、纖維工業廢水、造紙工業廢水、放射性廢水等工業水處理、苦咸水淡化、純水和高純水制備、醫藥工業和特殊的化工過程和高層建筑廢水等各類污水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近幾年,一些新型的膜法污水處理技術逐一問世,如膜蒸餾、液膜、膜生化反應器、控制釋放膜、膜分相、膜萃取等[3]。 在我國,膜技術的發展是從1958年離子交換膜研究開始的。1958年開始進行離子交換膜的研究,并對電滲析法淡化海水展開了試驗研究;1965年開始對反滲透膜進行探索,1966年上海化工廠聚乙烯異相離子交換膜正式投產,為電滲析工業應用奠定了基礎。1967年海水淡化會戰對我國膜科學技術的進步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70年代相繼對電滲析、反滲透膜元件、超濾和微濾膜及組件進行研究開發,1980年代進入推廣應用階段。1980年代中期我國氣體分離膜的研究取得長足進步,1985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制成功中空纖維N2/H2分離器,主要性能指標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指標,現己投入批量生產,每套成本僅為進口裝置的1/3。進入90年代以來,復合膜的制備取得了較大進展。27
2023-04反滲透膜元件技術在食品工業中有哪些應用
由于膜分離過程不需要加熱,可防止熱敏物質失活、雜茵污染,無相變,集分離、濃縮、提純、殺菌為一體,分離效果高,操作簡單、費用低,特別適合食品工業的應用。下面介紹近年來膜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狀況。 4.1澄清 澄清工序是澄清汁生產的關鍵。傳統的澄清方法如明膠單寧法、加熱凝聚澄清法、冷凍法、板框過濾法、酶處理法等,都存在各自的弱點。將膜超濾技術用于食醋、醬油、果蔬汁、茶汁、啤酒等生產中,在分離致濁組分的同時達到澄清的目的。由于操作不受溫度的影響,不發生相變,可以較好地保存原有風味,同時具有快速、經濟的特點。 以水果壓榨出汁,制成的果汁飲料中含有許多懸浮的固形物以及引起果汁變質的細菌、果膠和粗蛋白。應用膜超濾技術處理甘蔗汁、蘋果汁、草莓汁、南瓜汁等汁液,分離澄清效果良好。陳少州等在南瓜澄清汁加工中分別采用PSA1.5、PSA3.0、等平板超濾膜進行超濾澄清處理,對南瓜汁均有明顯的澄清效果。其透光率(λ=420nm)由原汁的78.9%分別上升到99.4%、98.9%,除果膠和蛋白質外,膜截留分子量(MWCO)對可溶性固形物、還原糖、pH、礦質元素和總酸等含量均無影響。澄清汁貯存4個月后PSA1.5、PSA3.0超濾汁無沉淀現象,穩定性好。 傳統的醬油澄清技術是采用巴氏消毒法,板框過濾澄清產品。產品有沉淀,細菌數偏高,生產強度大,廢棄物多,易造成環境污染。 飲料業中的水處理。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的質量決定了飲料的質量,水處理設備(永潔達牌)與最終水質有密切關系。只用傳統的沙濾棒或硅藻土過濾手段,不可能達到精細的過濾等級和去除微生物。而應用膜分離手段則可能達到極好的分離效果。在膜技術發達國家,飲料生產領域95%以上采用微孔濾膜為分離途徑之一,在我國,微濾、超濾技術在飲料生產中都已得到較廣泛應用。在飲料行業中要達到凈化、澄清的目的,用0.45μm的微孔膜過濾元件進行流程過濾即可滿足要求。由于微孔膜過濾后除去的是飲料中的雜質、懸浮物及生物菌體等,而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卻毫無損失,所以特別適用于某些需保持特殊成分或風味的飲料的凈化過濾,如天然飲用礦泉水。應用膜分離過程制備飲用水和超純水已實現工業化。據統計,1988年世界上應用電滲技術生產飲用水銷售額達5億美元,并按每年10%的速度增長。 茶飲料是目前飲料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飲品。然而茶提取液中含有蛋白質、果膠、淀粉等大分子物質,其中的茶多酚類及其氧化產物等物質形成絡合物,使茶汁產生混濁及沉淀,消除混濁及沉淀是茶飲料生產的關鍵。傳統的方法易使茶汁中許多有效成分去除,造成風味嚴重損失。采用超濾法處理綠茶汁和紅茶汁可有效去除茶汁中的大部分蛋白質、果膠、淀粉等大分子物質,而茶多酚、氨基酸、兒茶素、等含量損失很少,醇不溶性物質[AIS]可去除38%—7O%,使透明度提高92%—95%。茶汁外觀清澈透明,口感好,茶汁不易二次渾濁和變質。 4.2濃縮、純化 利用膜的優良的選擇性可將溶液中的欲提取組分在與其他組分分離的同時有效地得到濃縮和純化。 羊棲菜是一種暖溫帶海藻.羊棲菜多糖具有明顯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腫瘤、促進造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降血糖、降膽固醇、防高血壓、增強免疫力等功能,是“綠色黃金食品”。采用中空維超濾膜技術(截留分子量6000,入口壓力1.00-1.09MPa,出口壓力0.4O—O.46MPa,操作溫度13-15℃)脫除羊棲菜粗多糖提取液中的鹽分,脫除率達99.9%,同時脫除部分色素物質,在保留了粗多糖提取液中生理活性物質的同時,濃縮了提取液,提高了主要成分褐藻膠與褐藻糖膠的含量。 分離提純酶解后大豆蛋白粗品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性和營養性的富含大豆蛋白肽的食品,是大豆肽能廣泛應用的關鍵.傳統生產技術采用醇法或酸堿法,產品得率低,工藝復雜,廢水排放易造成環境污染.陳山等采用德國Sartorius產的VIVAFLOW50型板框超濾器(膜材料為聚砜,截留分子量5000,工作壓力0.15MPa,溫度25℃)以全回流方式對大豆肽粗產品進行處理,分離出純度達75%的大豆肽。 采用截留分子量為50,000u的內壓式中空纖維超濾膜對微生物胞外多糖P3—9415發酵液進行分離濃縮。在0.05Mpa下對3%的料液超濾濃縮至5.8%的濃縮液,多糖回收率達82.7%。在0.1Mpa下將O.5%的料液濃縮至2.95%,濃度提高4.9倍。在分離發酵液中殘余的培養基組分(包括糖、含氮物質、無機鹽等)的同時,濃縮澄清 純化了多糖。 果膠是一種由半乳糖醛酸組成的高分子物質,在食品工業上用作膠凝劑,增稠劑等,市場需求量很大。目前,生產工藝主要以柑橘皮等為原料,以稀酸提取,提取液中含大量對膠凝度無貢獻的有機酸、酚、皮油及色素。后續處理任務繁重,成本高,產品色深.周仲實采用超濾膜裝置對提取液進行處理,初步濃縮除去大部分對膠凝度無貢獻的雜質后,再經電滲析(ED)脫去大部分鹽酸和無機離子,所得提取液可直接干燥獲得高品質的果膠,且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初乳是母體分娩后一周內分泌的乳汁,富含多功能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各種生長因子等,其中乳鐵蛋白(LF)具有許多獨特的生理調節功能。Dulols采用超濾法得到5倍濃縮倍數的乳鐵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截留物。目前超濾法是生產食品級乳鐵蛋白的工業化前景的方法之一。 超濾在乳品工業中的另一重要應用是乳蛋白的濃縮。通過全過濾(即不斷地在截留液中加水重復過濾)可大程度地去除乳糖和灰分,制取高蛋白含量的濃縮乳蛋白(蛋白含量>85%)。此項技術還應用于生產高蛋白含量的脫脂奶粉和脫鹽、脫乳糖的乳清粉。還可將超濾和電滲析結合起來生產乳清蛋白濃縮物。 膜技術也帶來了乳清產品的迅猛發展。用超濾處理乳清,提高了產品中蛋白質含量,使其質量得到了根本改善。此技術現已在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廣泛應用。目前,國外乳清蛋白的產量在乳品工業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用超濾回收并濃縮乳清中的蛋白質,可獲得蛋白質含量在35%-85%的乳清蛋白質粉,用無機超濾膜濃縮乳清蛋白制得蛋白的技術也正在研究之中。除此之外,還廣泛用于乳清制品加工,如脫鹽、脫乳糖的乳清粉。 國外目前還正在研究將各種膜分離技術和色譜方法及化學處理、酶處理結合起來,從乳蛋白中分離β-酪蛋白、α-乳清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工作。Maubios和Gauthier都進行了相關的工作。 4.3食品分析 食品中的某些組分含量甚微,不論是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都需監控其含量。利用膜技術可將微量甚至痕跡量的組分富集在特定的濾膜上,再選用合適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檢測,可大大提高檢測靈敏度。 錳(II)與二溴羥基苯基熒光酮(DBHPE)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形成配合物,通過微濾膜富集,用二甲亞砜將濾膜及配合物溶解,在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光度是一種快速富集測定錳的方法.配合物吸收波長592nm,表觀摩爾吸光系數ξ592=4.70×10L?mol-1?cm-1,錳含量0-12μg/5m1,范圍符合比爾定律。可用于糧食中錳的檢驗。 Amberlyst-26(A-26)是一種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尤其適用于分析非水溶性的物質。1983年,Needs將A-26樹脂應用于分析乳制品中的游離脂肪酸.后國內廣泛用于分析肉及肉制品中的游離脂肪酸,獲得良好效果。臘肉加工過程中脂解產生的游離脂肪酸(FFA)對產品的品質和風味有重要影響。針對臘肉加工過程中游離脂肪酸的變化,傅櫻花等用A-26離子交換樹脂與游離脂肪酸發生交換,再將純化的游離脂肪酸甲酯后進行氣譜分析,準確度、精密度好,是一種簡單可靠的方法。 4.4除菌 傳統的食品飲料殺菌方法為巴氏殺菌和高溫瞬時殺菌,操作繁瑣,殘留細菌多,高溫易造成熱敏物質失活和產品口味營養的破壞。用微濾技術取而代之,孔徑為納米級的微濾膜足以阻止微生物通過,從而在分離的同時達到“冷殺菌”的效果。 在鮮啤酒生產過程中采用微濾膜常溫下處理用水及發酵液,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大腸桿菌和谷類雜菌,有效去除發酵液中的污染微生物和殘留的酵母菌。褚良銀等人采用孔徑為0.5μm陶瓷膜處理除菌率達100%,色截留率僅為3%。 在谷氨酸發酵液除菌中王煥章等人采用微孔陶瓷膜過濾器過濾,實現除菌、洗菌、濃縮連續操作,除菌率高于99.98%,濃縮倍數達25倍,膜平均通量為80L/m2?h,當加水量達到發酵液的0.1倍時,谷氨酸收率達99.7%。 在牛奶及果酒的除菌過濾中,采用膜孔徑為1—1.5m的微孔陶瓷膜脫除低脂牛奶中細菌,效率達99.6%,濾速達500L-700L/m2?h,產品在低溫下的保存期由未處理前的6—8天延長至16—21天。 蘆薈凝膠汁是各種蘆薈產品的基礎原料.要保障蘆薈產品的保健功能,在加工過程中盡可能減少生物活性物質的損失.但這些物質大多屬于熱敏物質,在傳統加工技術中極易降解失活。錢和等人利用截留分子量為100,O00D的聚醚砜(PES)超濾膜(料液濃度為0.2%±O.05%左右,循環速度0.75m3/h,操作壓力(0.2-O.35MPa)在常溫下處理蘆薈凝膠汁,有效去除了產品中微生物和部分褐變色素及苦味前體,基本保留了蘆薈凝膠汁中的營養成分,大大改善了產品的品質和口感。 4.5酶的提取 酶是一種專一、活性可以調節的催化劑.在食品工業中廣泛用于制糖工業、啤酒發酵、蛋白制品加工、水果蔬菜加工、肉類魚類加工、食品保藏等方面。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凝膠過濾法、疏水層析法、親水層析法、液相層析等,存在著或分辨率過低,或不適于工業化連續生產等缺陷,而利用膜分離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困難。 生姜蛋白酶對豬肉、牛肉有良好的嫩化效果,對啤酒、紅葡萄酒亦有良好的澄清效果。傳統的生姜蛋白酶的提取27
2023-04反滲透膜元件在安裝時須注意的幾個方面
水處理行業在中國的發展也有不少年了,對于反滲透設備的技術許多人都能稍懂一二,甚至在一些使用設備比較早的客戶眼中,覺得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技術了,有無水處理設備公司進行服務皆可,對于這種想法,筆者認為不然,反滲透設備的生產組裝,是需要精湛的技術、細節的操作及豐富的運行實踐經驗來完成的,這樣才能確保設備的長久穩定的運行。在設備的生產組裝過程中,關乎反滲透膜元件的安裝都大有文章的,在這里筆者列舉幾個須注意的個方面。 1、膜元件安裝時有方向嗎? 有方向,反滲透膜一段有鹽水密封圈,一段沒有的,有鹽水密封圈的就是進水端。至于膜元件裝反的直接后果是膜元件的損壞。 2、為什么反滲透系統中會出現望遠鏡現實?與反滲透膜元件的安裝有關系嗎? 所謂的望遠鏡現象就是反滲透系統中膜片與膜片、最里層膜片與中心管逐漸滑落。發生望遠鏡現象后膜元件膜片一端向內伸縮,一端向外突出。造成望遠鏡現象的原因是進水和濃水之間的壓差過大,通常發生在設備啟動時,高壓力導致膜在膜殼內竄動。防止方法:一、啟動時保證膜殼內充滿水,二、保證膜在膜殼內的尺寸距離必要時加裝調整墊片。 3、 什么背壓,背壓產生后是否會對膜元件產生損傷? 在反滲透水處理領域,背壓指的是產品水側的壓力大于給水側的壓力的情況。如前面介紹,卷式膜元件類似一個長信封狀的膜口袋,開口的一邊粘接在含有開孔的產品水中心管上。將多個膜口袋卷繞到同一個產品中心管上,使給水水流從膜的外側流過,在給水壓力下,使淡水通過膜進入膜口袋后匯流人產品水中心管內。 為了便于產品水在膜袋內流動,在信封狀的膜袋內夾有一層產品水導流的織物支撐層;為了使給水均勻流過膜袋表面并給水流以擾動,在膜袋與膜袋之間的給水通道中夾有隔網層。 膜口袋的三面是用粘結劑粘接在一起的,如果產品水側的壓力大于給水側的壓力,那么這些粘接線就會破裂而導致膜元件脫鹽率的喪失或者明顯降低,因此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反滲透系統不能夠存在背壓。 由于反滲透膜過濾是通過壓力驅動的,在正常運行時是不會存在背壓的,但是如果系統正常或者故障停機,閥門設置或者開閉不當,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背壓,因此必須妥善處理解決背壓的問題。 4、反滲透膜元件安裝方法 1、按要求把膜殼水平的固定在設備架上,左右連接件留出適量空間。 2、取出安裝部件,組好。檢查每個緊固件是否緊固,用清水清洗一下封頭和桶殼內壁。 3、用適量的甘油或洗滌精,對端板密封件進行細致擦涂,并在膜殼內口斜處也同樣擦涂,這樣會確保封堵時順利推進。 4、膜元件的安裝,一般從進水端安裝;把膜元件先按同樣的方向一根根推入膜殼,膜元件的密封處先涂一點潤滑油,把凈水連接器按平均長度放在膜芯中間,用木棰上好一頭的端板,另一頭的端板按止推環和膜芯推緊后的間隙,如間隙過大,可用我們提供的皮墊圈消除,最 后上好端板。 5、端板上好后把月牙擋卡放于膜殼槽內,用緊固螺絲鎖緊。 注意事項 1、注意在打入端板時,對密封件的保護,潤滑油應涂擦到位。 2、檢查端板緊固件的緊固程度和承壓板、承托傘是否到位。 3、對前后部件檢查,以免遺漏安裝。 4、確保推力環在濃水端。 5、檢查連接管件,確保安裝到位。 6、在所有事項完成后,用高壓泵給反滲透膜元件緩緩加壓,逐漸排出殼內的 空氣,排空后停泵卸壓,往復幾次,使密封墊正常舒展。 7、如有漏的現象,卸下重新裝配解決。 8、產品凈水口不能有背壓,留有伐門之類以堵住凈水口。27
2023-04膜技術在污水治理及回用中的應用
研究表明:膜技術是適合廢水循環和再利用的技術,膜技術將是廢水深度處理的技術。 其優點是幾乎可完全脫除SS、一般的細菌、病毒、大腸桿菌等,且可脫色,減少生成三氯甲烷 (THM) 的前驅物,出水水質優良,由于膜裝置占用的空間小,特別適合于老廠改造升級或建廠空間受限的條件下采用。 在城市污水的處理、回用中,膜過程常用于二級處理后的深度處理中, 多以微濾(MF)、超濾 (UF)替代常規深度處理中的沉淀、過濾、吸附、除菌等處理,以納濾膜(NF)、反滲透 (RO)進行水的軟化和脫鹽。在中水回用中,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 MF、UF與活性污泥組成的膜生物反應器。 工業廢水組成各不相同,回用目的也各異,膜技術的應用也多種多樣。但不管在哪一種廢水處理中,膜技術都必須與其他技術合理配合才能發揮其作用。因為污水的成分極其復雜,不同的回用目的,要求的水質標準和處理工藝也各不相同,任何一種單一的水處理技術都難以達到回用水的水質要求。 一般認為 MF可脫除污水中微生物、細菌、蟲卵、病毒,UF 可脫除污水中的大分子,如蛋白質、腐殖酸及某些生成 THM 的前驅物和染料。經 MF和 UF處理的污水溶解鹽及大部分離子仍難以脫除,必須經 RO膜 才能將這些組分脫除。二級出水經 RO 處理后可達到飲用水標準,其脫鹽率可達90%以上,水回收率 75%以上,COD 和 BOD 的 去 除率 85% 以上。但 RO 需在較高壓力下操作,費用較高,以前在污水處理中使用比較多的是 MF 和超濾膜。近年開發的 NF膜可截留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00的低分子及二價和高價離子,對一價離子截留率很低,因此可在較低壓力下操作,且透水量大,運行費用低,在污水處理中可去除所有病毒、細菌、農藥、表面活性劑以及三氯甲烷前驅物,這類物 質 會與水中 氯(如殺菌時加氯)反應生成 THM 之類的致癌物質,由于這類前驅物大多為低分子有機物,用常規的水處理技術及 MF、UF均難以很好脫除,而 NF 可除去二級出水中90%以上的溶解碳和 THM 前驅物以及2/3的鹽度、4/5 的硬度,出水符合美國 1986年安全飲用水法律對污染物的規定[9]。 荷電膜的電滲析是在電場力作用下的膜過程,多用于工業廢水的處理和回用,如電鍍廢水中金屬離子之類的荷電離子的分離、回用。 液膜技術因可利用化學反應促進傳質過程,傳質速度快,分離效率高,在含酚廢水等的處理中已有中試規模的應用研究。 將膜分離 (以 MF、UF 為主,也有用 NF) 與生物反應結合的膜 生物反應器 (MBR)在污水處理中用得最多的是膜分離活性污泥法,即以膜分離代替常規活性污泥中以重力進行沉降分離的二沉池,具有裝置緊湊、出水水質好等優點。
服務創造價值、品質鑄就未來
-
元鯨環保
為環境 造未來 -
科學創新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
綠色發展
讓水清、山綠、天藍